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校园纵横 -> 正文
校园纵横
【同心战“疫”】集成之力,齐心战“疫”——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疫情防控侧记
2022-01-18

1月8日“奥密克戎”突袭津城,根据市委、市教育两委统一部署,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筑牢信仰之基,守好疫情防线,发扬斗争精神,彰显使命担当,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


“疫”不容辞 吹响防控集结号


学院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挂帅,层层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学生工作办公室第一时间召集全体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班导师、学生党员、班级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针对防疫工作进行安排要求,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工作任务,活用学院“四个一”协同育人机制,稳固班导师、辅导员、学生干部3支队伍力量,从专业系(室)、党支部、班团支部、研究生实验室4个维度,多措并举拉开全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序幕。


号角已吹响,学工皆战士。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全体辅导员冲锋在前,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校园管理等工作。从数据动态报告到全员核酸检测,联系沟通安抚,就业心理疏导,十个寒昼夜,三次大筛查,他们从未缺席。那些详实的数字背后,是冯杨老师、王尚磊老师、张晨老师、黄绪老师与所有同学们一道,身体力行的24小时陪伴,肩并肩构建的“安全盾”;是李延超老师身怀六甲,却在返乡待产的途中毅然返岗,无间断上传下达,完成电信专业436名学生的所有事务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线”;是郭富老师认真地为辅导员们理顺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规划安排各专业学生的台账建立与沟通工作,做好“一生一档”,确保全院所有学生的情况应知尽知,并及时为有特殊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心系天理,我们在守护你们,请同学们放心!



辅导员老师们的剪影



克服孕晚期身体的种种不适,坚持在岗的李延超老师



王尚磊老师的孩子为爸爸加油打气



青春战“疫”筑牢防控安全线


今冬是寒冬,也是暖冬。寒假虽至,但新冠肺炎疫情袭津而来,学院全体学生干部心系天理、主动作为,闻令而动、密切协作。“学生”是身份,“干部”是责任,他们或许不曾站在镁光灯前,但在那一面面荧光屏后,倒映的可爱面庞就是我们的战“疫”英雄。作为返乡的天津市大学生,他们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属地防疫要求,同时主动地参与到疫情防控行列中,协助做好全员信息排查、防控、宣传等工作,扎实“辅导员-年级长-班长-宿舍长”四级网格员管理机制,发挥班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通“神经末梢”,筑牢防控安全线。


他们是集电青年,是天理青年,更是党的新鲜血液和祖国的未来。广大集电青年敢于担当,将“明理”与“力行”相结合,踊跃参加所在社区、街道志愿服务工作,奋力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和热血作为。截止目前,学院累计69人次的青年学生志愿者在津城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他们协助广大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裹上层层防护服,化身暖心“大白”,在楼宇中穿梭召唤,在寒风中耐心指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尽己之力,守护家乡”的承诺,切身理解伟大抗疫精神,争做天理精神新传人。



青年志愿者剪影


向“疫”而行下沉一线进行时


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学院党委坚持完成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持续推动党建力量、资源力量、组织力量下沉到基层社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学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带头下沉履责。院长赵金石连夜为社区居民挨家挨户送去筛查信息单,认真核对居民信息;副院长张双根下沉竹华里,在所处绮华里社区参加核酸筛查志愿服务等。学院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支部亮旗帜”行动,以实绩实效检验学史力行,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动员全体教工党员全员上阵、全力以赴,毅然投入紧张忙碌的战“疫”工作。学院全体教职工闻令而动、连夜集结,即刻奔赴“大筛”工作。他们根据属地要求,协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入户检测,负责24小时轮岗执勤,安抚有急躁情绪的居民等,织密织牢疫情排查网络。加强对居民群众的组织、宣传、凝聚、服务,身体力行做疫情防控的参与者、防控知识的传播者、疫情谣言的制止者。


此间,长期患有白内障,视力不佳、开车困难的薛玉明老师和轻微脑梗的宫铭举老师克服数九寒天,每日跨社区到西青区万科东第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钱梦莹老师在精武镇松间北里社区志愿服务期间脚踝的旧伤再次复发,却坚持完成任务,不曾脱岗;郝银召老师在西青区中北镇的大筛检测中连续工作12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姜道连老师连续三次大筛都坚守一线,统计信息、摸排流调,从未停歇......多名教师家都有幼儿和老人需要照看,自身也存在着诸多困难,但面对疫情,他们毫不犹豫、星夜疾驰。我们周围的战“疫”英雄们总是让人如此动容,学院累计31名下沉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在危急时刻的责任与担当,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高高飘扬!




疫情防控既是战场也是考场,学院坚持把党旗插在战“疫”一线,让党徽和青春一起熠熠发光。感谢所有集电人的忘我付出、昼夜奔走,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集成之力,战“疫”必胜。